插秧歌·田夫抛秧田妇接

插秧歌·田夫抛秧田妇接》作者为宋朝诗人杨万里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
田夫抛秧田妇接,小儿拔秧大儿插
笠是兜鍪蓑是甲,雨从头上湿到胛
唤渠朝餐歇半霎,低头折腰只不答
秧根未牢莳未匝,照管鹅儿与雏鸭
【前言】
《插秧歌》是宋代诗人杨万里 的作品。此诗描绘了一幅农家总动员,雨中抢插秧苗的风俗图画。全诗写得新、奇、快、恬,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风格。
【注释】
⑴抛秧:插秧前,须将秧苗从秧畦拔出,捆成小捆,扔进稻田,叫做抛秧。
⑵插秧:将秧苗栽插于水田中
⑶兜鍪:古代打仗所用的头盔。蓑:即蓑衣,用草或棕制成,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。甲:用金属或皮革制成的护身装备。
⑷胛:肩胛骨。这里指肩膀。
⑸渠:他,代词。朝餐:吃早饭。半霎:很短的时间。
⑹莳:移栽植物。这里指插秧。匝:满。未匝:指这块田里还没有栽插完毕。
【翻译】
全家人一起忙农活,小儿子负责拔秧,田妇负责接秧,农夫负责抛秧,大儿子负责插秧。斗笠就像打仗用的头盔,蓑衣就像打仗穿的盔甲,雨下的很大,从头湿到了肩膀。有人来叫他们吃早饭,让他们歇那么小小一会儿,却无人动作,无人答话,似乎对田埂上的呼唤置若罔闻,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,继续低着头弯着腰干着活。抢插的工作还未结束,种下秧苗也尚未挺拔,你得管好家里的鹅与鸭,免得它们糟蹋庄稼。
【赏析】
由于这首诗着力写雨中抢插稻秧,所以作者也不怠慢,开篇便动手“插”了起来:“田夫抛秧田妇接,小儿拔秧大儿插。”这分工何等明确,何等精细。拔秧活轻,小儿干,接秧也轻,田妇干;比较起来,抛秧插秧活重,田夫和大儿干。“抛”、“接”、“拔”、“插”,四个动词,准确具体。尤以“抛”字最妙,活画出秧束雨中飞舞的情态。只两句,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,跃然纸上。
三、四两句进一步点明雨中抢插。“笠是兜鍪蓑是甲,雨从头上湿到胛。”从句中不难领会春雨之密、之急、之大,否则,不至于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。以“兜鍪”和“甲”分别比喻“笠”和“蓑”,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,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。
五、六两句“唤渠朝餐歇半霎,低头折腰只不答”,前句是个无主兼语句,“唤”的主语没有写出,按诗意应是位老妪或老翁。后句是个无主连动句,按诗意,主语应是“大儿”,还极可能包括完成了本职活茬的田夫、田妇和小儿。一家人干活绝无唱过一口便袖手看戏的道理。老人来叫他们吃早饭,(抢插何其早,自在其中),让他们歇那么小小一会儿,却无人动作,无人答话,似乎对田埂上的呼唤置若罔闻,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。不如此,便写不出抢插的紧张程度。
结句“秧根未稳莳未匝,照管鹅儿与雏鸭”似乎是田夫对送饭老人的回答:“您瞧这稻苗还不栽稳,再说这块田还没插完,您把饭放这儿,我们呆会儿就吃,您得赶紧回去照看好那帮鸡鸭鹅们,它们要来到田里,可就糟了。”

插秧歌·田夫抛秧田妇接相关古诗词

  • ·古诗《桂源铺·万山不许一溪奔》--《桂源铺·万山不许一溪奔》作者为宋朝诗人杨万里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万山不许一溪奔,拦得溪声日夜喧。到得前头山脚尽,堂堂溪水...
  • ·古诗《初入淮河·中原父老莫空谈》--《初入淮河·中原父老莫空谈》作者为宋朝诗人杨万里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中原父老莫空谈,逢着王人诉不堪。却是归鸿不能语,一年一...
  • ·古诗《初入淮河·刘岳张韩宣国威》--《初入淮河·刘岳张韩宣国威》作者为宋朝诗人杨万里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刘岳张韩宣国威,赵张二相筑皇基。长淮咫尺分南北,泪湿秋...
  • ·古诗《初入淮河·船离洪泽岸头沙》--《初入淮河·船离洪泽岸头沙》作者为宋朝诗人杨万里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船离洪泽岸头沙,人到淮河意不佳。何必桑干方是远,中流以...
  • ·古诗《插秧歌·田夫抛秧田妇接》--《插秧歌·田夫抛秧田妇接》作者为宋朝诗人杨万里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田夫抛秧田妇接,小儿拔秧大儿插。笠是兜鍪蓑是甲,雨从头上...
  • ·古诗《插秧歌·手捏青苗种福田》--《插秧歌·手捏青苗种福田》作者为宋朝诗人布袋和尚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手捏青苗种福田,低头便见水中天。六根清净方成稻,后退原...
  • ·古诗《闲居初夏午睡起·松阴一架半弓苔》--《闲居初夏午睡起·松阴一架半弓苔》作者为宋朝诗人杨万里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松阴一架半弓苔,偶欲看书又懒开。戏掬清泉洒蕉叶,...
  • ·古诗《过百家渡四绝句其四》--《过百家渡四绝句其四》作者为宋朝诗人杨万里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一晴一雨路干湿,半淡半浓山迭重。远草坪中见牛背,新秧疏处有人...
  • ·古诗《一剪梅·袁州解印》--《一剪梅·袁州解印》作者为宋朝诗人刘克庄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陌上行人怪府公,还是诗穷,还是文穷?下车上马太匆匆,来是春风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