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家望晴

农家望晴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雍裕之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
尝闻秦地西风雨,为问西风早晚回
白发老农如鹤立,麦场高处望云开
【翻译】
曾经听说秦地(今陕西一带)刮起西风就会下雨,西风啊,你什么时候回去啊?头发花白的老农久久站立在麦场的高处,盼望着乌云散去、太阳重现。
【鉴赏】
诗中描写的场景是,正当农民打麦晒场的时候,忽然变了风云。一时风声紧,雨意浓。秦地(今陕西一带)西风则雨,大约出自当时的农谚。这样的农谚与天气变化有关。“尝闻”二字,写人们对天气变化的关切。这样,开篇一反绝句平直叙起的常法,入手就造成紧迫感,有烘托气氛的作用。
在这个节骨眼上,天气好坏关系到一年收成。一场大雨,将会使很多人家的希望化作泡影。所以诗人恳切地默祷苍天不要下雨。这层意思在诗中没有直说,而用了形象化的语言,赋西风以人格,盼其早早回去,仿佛它操有予夺的权柄似的。“为问西风早晚回?”早晚回,即何时回,这怯生生的一问,表现的心情是焦灼的。
后二句是从生活中直接选取一个动人的形象来描绘:“白发老农如鹤立,麦场高处望云开。”给人以深刻的印象。首先,这样的人物最能集中体现古代农民的性格:他们默默地为社会创造财富,饱经磨难与打击,经常挣扎在生死线上,却顽强地生活着,永不绝望。其次,“如鹤立”三字描绘老人“望云开”的姿态极富表现力。“如鹤”的比喻,与白发有关,“鹤立”的姿态给人一种持久、执着的感觉。这一形体姿态,能恰当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。最后是“麦场高处”这一背景细节处理对突出人物形象起到不WwW.7gushi.Org容忽视的作用。“麦场”,对于季节和“农家望晴”的原因是极形象的说明。而“高处”,对于老人“望云开”的迫切心情则更是具体微妙的一个暗示。通过用近似于绘画的语言来表述,较之直接的叙写,更为含蓄,有力透纸背之感。
这首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断,集中刻画一个老农望云的情节,通过这一“望”,可以使读者联想到农家一年半载的辛勤,如同白居易《观刈麦》所描写过的那种劳动情景;也可以使读者想到嗷嗷待哺的农家儿孙和等着收割者的无情的“收租院”等等,诗的潜在含义是很深的。由于七言绝句体裁较小,意象必须集中,必须使读者窥斑见豹。此诗不同于《观刈麦》的铺陈抒写手法,只集中写一“望”字,也是“体实施之”的缘故。
这首诗对农民有同情,但没有同情的话;对农民有歌颂,但也没有歌颂的话。诗人由衷的同情与歌颂尽在不言之中了。

农家望晴相关古诗词

  • ·古诗《贼退示官吏》--《贼退示官吏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结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昔岁逢太平,山林二十年。泉源在庭户,洞壑当门前。井税有常期,日晏犹得...
  • ·古诗《省试湘灵鼓瑟》--《省试湘灵鼓瑟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钱起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善鼓云和瑟,常闻帝子灵。冯夷空自舞,楚客不堪听。苦调凄金石,清音入...
  • ·古诗《瀑布联句》--《瀑布联句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香严闲禅师、李忱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千岩万壑不辞劳,远看方知出处高。溪涧岂能留得住,终归大海作...
  • ·古诗《偶书·日出扶桑一丈高》--《偶书·日出扶桑一丈高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叉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日出扶桑一丈高,人间万事细如毛。野夫怒见不平处,磨损胸中万...
  • ·古诗《农家望晴》--《农家望晴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雍裕之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尝闻秦地西风雨,为问西风早晚回。白发老农如鹤立,麦场高处望云开。【翻...
  • ·古诗《陇西行四首其二》--《陇西行四首其二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十里一走马,五里一扬鞭。都护军书至,匈奴围酒泉。关山正飞雪,烽火...
  • ·古诗《桂殿秋·思往事》--《桂殿秋·思往事》作者为清朝诗人朱彝尊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思往事,渡江干,青蛾低映越山看。共眠一舸听秋雨,小簟轻衾各自寒。...
  • ·古诗《江畔独步寻花·黄师塔前江水东》--《江畔独步寻花·黄师塔前江水东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黄师塔前江水东,春光懒困倚微风。桃花一簇开无主,可...
  • ·古诗《赋新月·初月如弓未上弦》--《赋新月·初月如弓未上弦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缪氏子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初月如弓未上弦,分明挂在碧霄边。时人莫道蛾眉小,三五团...
  • ·古诗《放鱼·早觅为龙去》--《放鱼·早觅为龙去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群玉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早觅为龙去,江湖莫漫游。须知香饵下,触口是铦钩。【前言】《放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