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

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》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
昨日山有信,只今耕种时
遥传杜陵叟,怪我还山迟
独向潭上酌,无人林下期
东溪忆汝处,闲卧对鸬鹚
【前言】
《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》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。全诗八句可分为两层,围绕“还”字来写。前四句写还山的原因,后四句设想还山后的情景,抒发诗人对舍弟的思念之情。这首诗写得平淡自然,情感表现含蓄真切。
【注释】
⑴高冠潭:在终南山高冠谷内,为岑参隐居之处。舍弟,本家弟。舍,对自己卑幼亲届的谦称。
⑵只今:如今。
⑶遥传:从远处传来。杜陵叟:这里指与军参一同隐居的人。杜陵,在长安东南,秦时置杜县,汉宣布陵墓在此地,故称。
⑷怪:责怪,埋怨。
⑸期:约会。
⑹东溪:指南冠谷中的溪水,代指诗隐居之处。汝:这wwW.7gushi.com里指诗人的弟弟。
⑺鸬鹚:鱼鹰,渔人用以捕鱼的鸟。
【翻译】
昨日山中捎信给我,眼下已到耕种时节。信中怪我还山太迟,山中放友情深意切。如今独向潭上饮酒,再无兄弟林下相约。东溪之上想你之时,只能对着鸽鹤闯卧。
【赏析】
全诗八句可分为两层,都围绕“还”字来写。前四句写还山的原因,后四句设想还山后的情景。
诗的开头两句说山中带出信来,告诉诗人眼下已是耕种时节。“昨日”,不一定是确指,也可能是前些日子。不说故友捎信而说“山有信”,是一种委婉的说法,同时引出下文“还山”。隐居山中,时而读书,时而就种,魏晋以来一些隐居以求其志的士人们常常以这种方式生活,故信中以“耕种时”相告,催还之意自在其中。
次两句紧承前两句,直接点出催还之意。“怪我还山迟”,乃是山中故友即“杜陵叟”“遥传”来的意思,用“遥传”,用“怪”,可见山中故友盼归之切,也看出诗人与他的情谊,故而不可不还。以上四句叙述,说自己当从速还山。
以下四句写还山后的情景,为诗人的设想。“独向潭上酌,无人林下期”,“潭上“林下”为高冠潭口的环境,“酌”和“期”为隐居之地的生活内容,说“独”,说“无”,可见诗人别弟还山后的孤独,其中透露出兄弟之间的深情。这两句虽是对别后情景的设想,但诗人也许在以往的山间生活中对此早有体验,因而不忍便与兄弟分别,“还山迟”的原因也许主要在于此。
诗的最后两句仍设想还山后思念弟弟时的情景。“忆汝处”的“处”字,有彼时彼地之意。当诗人还山后想起弟弟的时候,既不能与弟弟同去潭边饮酒,又不能与弟弟携手林下同游,只能“闲卧对鸬鹚”,难以排遣的思念,难以割舍的留恋即在这一生活细节中含蓄地表现出来,不忍分别之情也就在其中了。也有人以为这后四句是转述杜陵叟的话,说杜陵里独处山间,如何思念诗人,如果这样理解,那么此篇便主要是写“杜陵叟”,似与别弟的意义不合。
这首诗写得极为平淡自然,很适于表达山问闲居情趣。而平淡自然中义含不尽之情。诗的前半写不得不归,后半写不忍便归,把故友之情、兄弟之情都表现得很含蓄,很真切。

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相关古诗词

  • ·古诗《送杨子·斗酒渭城边》--《送杨子·斗酒渭城边》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斗酒渭城边,垆头耐醉眠。梨花千树雪,杨叶万条烟。惜别添壶酒,临...
  • ·古诗《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》--《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》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闻说轮台路,连年见雪飞。春风曾不到,汉使亦应稀。白草通疏勒,青...
  • ·古诗《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马》--《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马》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关树晚苍苍,长安近夕阳。回风醒别酒,细雨湿行装。习战边尘黑...
  • ·古诗《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》--《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》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昨日山有信,只今耕种时。遥传杜陵叟,怪我还山迟。独向潭上酌,无...
  • ·古诗《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》--《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》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公府日无事,吾徒只是闲。草根侵柱础,苔色上门关。饮砚时见鸟...
  • ·古诗《邯郸客舍歌》--《邯郸客舍歌》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客从长安来,驱马邯郸道。伤心丛台下,一带生蔓草。客舍门临漳水边,垂杨下...
  • ·古诗《西亭子送李司马》--《西亭子送李司马》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高高亭子郡城西,直上千尺与云齐。盘崖缘壁试攀跻,群山向下飞鸟低。使...
  • ·古诗《玉门关盖将军歌》--《玉门关盖将军歌》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行年三十执金吾,身长七尺颇有须。玉门关城迥且孤,黄沙万里白草枯。南...
  • ·古诗《裴将军宅芦管歌》--《裴将军宅芦管歌》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辽东九月芦叶断,辽东小儿采芦管。可怜新管清且悲,一曲风飘海头满。海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