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春即事·双双瓦雀行书案

暮春即事·双双瓦雀行书案》作者为唐朝诗人叶采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
双双瓦雀行书案,点点杨花入砚池
闲坐小窗读周易,不知春去几多时
【前言】
这首《暮春即事》是宋代学者叶采的诗作,是写古时的读书人,一心埋头书案,浸沉在书中的那种专注精神。一、二句表现书房的宁静,三、四句表明自己专心读书,因此,春天过去了许久,也不知道,只是在瓦雀影动、杨花入砚的惊扰中,才晓得已是暮春时节。语言平易,景物生动贴切,开头两句对仗得也很自然,增强了喜悦的气氛。
【注释】
①瓦雀:在屋瓦上活动的鸟雀。行书案:瓦雀的影子在书案上移动。
②点点杨花入砚池:点点杨花飘入室内,落在砚池里。
③周易:儒家经典著作。
【翻译】
屋顶上两只麻雀的影子在书案上移动,点点杨花飘入屋内。落到砚池中。我静心坐在小窗前毫不理会,依然潜心地读着《周易》,不晓得春天过去了多少时间。
【赏析】
这首《暮春即事》,是写古时的读书人,一心埋头书案,浸沉在书中的那种专注精神。十分宁静的书室,垂柳飞絮的季节,春风娇弱的日子,屋里似乎没人,几只麻雀儿悠闲自在地漫步在书桌上,柳絮轻盈地随风飘落,赖在砚台上不肯动弹,竟然无人拂拭。书室的宁静是由动态的画面表现出来的。这里感觉不到人的影响。不然,麻雀不能闲步书案,柳絮那得安卧砚台。这是以动衬静的反衬手法。书室里其实有人,那是诗人,“闲坐小窗读《周易》”。然而,书室却宁静得似乎没有人的存在,看来书室的一切动静同诗人都毫不相干,他如老僧入定,全部心思都在《周易》这本书上呢。书室的宁静正衬托出诗人的宁静。
结句“不知WwW.7gushi.com春去几多时”是推进一层的写法,拓展了全诗的时间容量。诗句描写的是眼前之景,表现的却是一春之事,花开花落纯任自然,诗人未曾留意,何尝动心。进一步表现了诗人“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读圣贤书。”然而,这只是这首诗的表层意思。
“闲坐小窗读《周易》”,《周易》的哲学思想是理学的理论基础,诗人通过这一细节,不着痕迹地透露了全诗的主旨。当诗人全身心地沉浸在理学世界中的时候,内心世界一片从容,一片自然和乐,世间万物都不能进入他的意识。诗人表现的是他的理学涵养功夫。

暮春即事·双双瓦雀行书案相关古诗词

  • ·古诗《题榴花·五月榴花照眼明》--《题榴花·五月榴花照眼明》作者为宋朝诗人朱熹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五月榴花照眼明,枝间时见子初成。可怜此地无车马,颠倒青苔落...
  • ·古诗《即景·竹摇清影罩幽窗》--《即景·竹摇清影罩幽窗》作者为宋朝诗人朱淑真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竹摇清影罩幽窗,两两时禽噪夕阳。谢却海棠飞尽絮,困人天气日...
  • ·古诗《伤春·庙堂无策可平戎》--《伤春·庙堂无策可平戎》作者为宋朝诗人陈与义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庙堂无策可平戎,坐使甘泉照夕烽。初怪上都闻战马,岂知穷海看...
  • ·古诗《伤春·准拟今春乐事浓》--《伤春·准拟今春乐事浓》作者为宋朝诗人杨万里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准拟今春乐事浓,依然枉却一东风。年年不带看花眼,不是愁中即...
  • ·古诗《暮春即事·双双瓦雀行书案》--《暮春即事·双双瓦雀行书案》作者为唐朝诗人叶采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双双瓦雀行书案,点点杨花入砚池。闲坐小窗读周易,不知春去...
  • ·古诗《暮春即事·深巷穷门少侣俦》--《暮春即事·深巷穷门少侣俦》作者为唐朝诗人鱼玄机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深巷穷门少侣俦,阮郎惟有梦中留。香飘罗绮谁家席,风送秋...
  • ·古诗《题屏·呢喃燕子语梁间》--《题屏·呢喃燕子语梁间》作者为唐朝诗人刘季孙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呢喃燕子语梁间,底事来惊梦里闲。说与旁人浑不解,杖藜携酒看...
  • ·古诗《题邸间壁》--《题邸间壁》作者为唐朝诗人郑会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酴醾香梦怯春寒,翠掩重门燕子闲。敲断玉钗红烛冷,计程应说到常山。【注释】...
  • ·古诗《清平调词三首》--《清平调词三首》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《清平调·云想衣裳花想容》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,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