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

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》作者为清朝文学家郑板桥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
衙斋卧听萧萧竹,疑是民间疾苦声
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
【前言】
《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》这首诗是郑板桥(郑燮)在乾隆十一、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。郑板桥五十岁时,即1742年春天,为范县令兼署小县朝城,始订定诗、词集。1743年,五十一岁,将几经修改,至是方定稿,刻者为上元司徒文膏。
【注释】
潍县:今属山东省潍坊市
年伯:指与父同年登科的长辈
包大中丞括:包括,字银河,钱塘(今浙江杭州市)人,康熙四十五年(1706)进士:乾隆年间,曾任山东布政使,署理巡抚,故称“中丞”
衙斋:官衙中的书斋
些小:指官职卑微
吾曹:我们
关情:关心
【翻译】
在书斋躺着休息,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之声,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。我们虽然只是些小小的州县官吏,但是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。
【鉴赏】
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写竹子的,意思是:我们这些小小的州县官吏,衙门卧室外竹子的一枝一叶,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。而实际的含义则是:我们虽然只是小小的州县官吏,但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。充分体现了郑板桥对百姓疾苦的关心。
这首诗是郑板桥在乾隆十一、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。一二两句托物取喻。第一句“衙斋卧听萧萧竹”,写的是作者在衙署书房里躺卧休息,这时听到窗外阵阵清风吹动着竹子,萧萧丛竹,声音呜咽,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。第二句“疑是民间疾苦声”,是作者由凄寒的竹子声音产生的联想。作者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,好像是饥寒交迫中挣扎的老百姓的呜咽之声,充分体现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。三、四两句畅述胸怀。第三句“些小吾曹州县吏”,既是写自己,又是写包括,可见为民解忧的应该是所有的“父母官”,这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。第四句“一枝一叶总关情”,这句诗WwW.7gushi.com既照应了风竹画和诗题,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,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“父母官”们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呀!郑板桥的这首题画诗,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百姓生活疾苦,寄予了作者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的关注和同情,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,对劳动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,确实是十分可贵的。

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相关古诗词

  • ·古诗《送蜀客·蜀客南行祭碧鸡》--《送蜀客·蜀客南行祭碧鸡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籍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蜀客南行祭碧鸡,木棉花发锦江西。山桥日晚行人少,时见猩猩...
  • ·古诗《别于鹄·离灯及晨辉》--《别于鹄·离灯及晨辉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籍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离灯及晨辉,行人起复思。出门两相顾,青wWW.7gushi.OR...
  • ·古诗《泾州塞·行到泾州塞》--《泾州塞·行到泾州塞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籍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行到泾州塞,唯闻羌戍鼙。道边古双堠,犹wWW.7gushi.OR...
  • ·古诗《泊歙浦·此路难为别》--《泊歙浦·此路难为别》作者为清朝文学家方岳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此路难为别,丹枫似去年。人行秋色里,雁落客愁边。霜月倚寒渚,...
  • ·古诗《水调歌头·翠釜一朝裂》--《水调歌头·翠釜一朝裂》作者为清朝文学家陈维崧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夏五大雨浃月,南亩半成泽国,而梁溪人尚有画舫游湖者,词以...
  • ·古诗《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》--《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》作者为清朝文学家郑板桥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衙斋卧听萧萧竹,疑是民间疾苦声。些小吾曹州县吏,...
  • ·古诗《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》--《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》作者为元代文学家高启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大江来从万山中,山势尽与江流东。钟山如龙独西上,欲破巨浪乘长...
  • ·古诗《牧牛词·尔牛角弯环》--《牧牛词·尔牛角弯环》作者为元代文学家高启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尔牛角弯环,我牛尾秃速。共拈短笛与长鞭,南亩东冈去相逐。日斜...
  • ·古诗《客中忆二女》--《客中忆二女》作者为元代文学家高启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每忆门前两候归,客中长夜梦魂飞。料应此际犹依母,WwW.7gushi.O...
  • ·古诗《梅花·琼姿只合在瑶台》--《梅花·琼姿只合在瑶台》作者为元代文学家高启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琼姿只合在瑶台,谁向江南处处栽。雪满山中高士卧,月明林下美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