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日即事

春日即事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弥逊。其全文如下:
小雨丝丝欲网春,落花狼藉近黄昏
车尘不到张罗地,宿鸟声中自掩门
【前言】
《春日即事》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。此诗通过描写暮春时节的丝丝细雨以及风雨摧残而落花狼藉的景象,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。全诗语言新奇,比喻生动,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。
【注释】
⑴狼藉:乱www.7gushi.com七八糟的样子。
⑵张罗地:即门可罗雀,十分冷落。《史记·汲黯传》说,汉翟公官廷尉,宾客阗门,后来失势废官,门外可安置捕鸟的网罗。
⑶宿鸟:天黑归巢的鸟。
【翻译】
小雨如丝一般,似乎是要将春天网住;落花满地,残叶堆积,时间已近黄昏;车马尘嚣不会进入这门可罗雀之处;在鸟雀的叽喳声中我独自将门掩上。
【鉴赏】
此诗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。首句写暮春时节的丝丝细雨,连续不断,相互交织,像是张开了一张弥天大网,要把即将逝去的春天网住。说雨丝如同网丝,将满天丝雨想象成弥天大网,这还是比较平常的联想和比喻,但说雨丝“欲网春”,则是诗人的独特想象。无边丝雨细如愁,这春日的丝雨容易唤起人们春光即失的寂寞惆怅,而含愁得思绪与小雨丝丝之间又存在某种形象上、意念上的联系。因此由雨丝之网:愁绪之网,进一步联想到它欲网春,就非常自然了。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;再由丝网及暮春,想到要把春天网住,即留住春天。这个想像、比喻非常生动、新奇。
丝雨虽欲网春,但春毕竟网留不住。眼前所见,唯有“落花狼藉近黄昏”的景象而已。落花狼藉,是风雨摧残的结果,也是春天消逝的标志。春残加上日暮,景象更加凄黯,诗人的寂寞愁怅也更深了。
第三四句转到诗人自身的处境。“张罗地”指门可罗雀、十分冷落的地方。借指自己的闲居之所,既表现门庭的冷落,更含有对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慨叹。宿鸟反托出冷寂。“自掩门”的“自”,传出了一种空廓无聊赖的意味,暗示这样的寂寞自处、与外界隔绝已非一日。这里虽不免流露出空寂落寞之感,但同时又含有对炎凉世态的不屑之意。

春日即事相关古诗词

  • ·古诗《隋书》--《隋书》共八十五卷,其中帝纪五卷,列传五十卷,志三十卷。本书由多人共同编撰,分为两阶段成书,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...
  • ·古诗《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》--《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》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杨万里。其全文如下:两岸舟船各背驰,波浪交涉亦难为。只余鸥鹭无拘管,北去南来自在飞...
  • ·古诗《小孤山·人言此是海门关》--《小孤山·人言此是海门关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谢枋得。其全文如下:人言此是海门关,海眼无涯骇众观。天地偶然留砥柱,江山有此障...
  • ·古诗《春日即事·病起多情白日迟》--《春日即事·病起多情白日迟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吕本中。其全文如下:病起多情白日迟,强来庭下探花期。雪消池馆初春后,人倚栏杆...
  • ·古诗《春日即事》--《春日即事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弥逊。其全文如下:小雨丝丝欲网春,落花狼藉近黄昏。车尘不到张罗地,宿鸟声中自掩门。【前言】...
  • ·古诗《江间作四首其三》--《江间作四首其三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潘大临。其全文如下:西山连虎穴,赤壁隐龙宫。形胜三分国,波流万世功。沙明拳宿鹭,天阔退...
  • ·古诗《山居即事》--《山居即事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。其全文如下:寂寞掩柴扉,苍茫对落晖。鹤巢松树遍,人访荜门稀。绿竹含新粉,红莲落故衣。渡...
  • ·古诗《绝句漫兴·熟知茅斋绝低小》--《绝句漫兴·熟知茅斋绝低小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。其全文如下:熟知茅斋绝低小,江上燕子故来频。衔泥点污琴书内,更接飞虫打...
  • ·古诗《周书》--《周书》,唐代令狐德棻主编,参加编写的还有岑文本和崔仁师等人。贞观三年(629年),唐太宗诏修梁、陈、齐、周、隋五代史,...
  • ·古诗《早兴·晨光出照屋梁明》--《早兴·晨光出照屋梁明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。其全文如下:晨光出照屋梁明,初打开门鼓一声。犬上阶眠知地湿,鸟临窗语报天...